校史讲座
 
第四讲 食堂宿舍操场 扁担锄头箩筐
添加日期:2021-05-12  来源:宣传统战部

内江属浅丘地带,平地很少。教学楼背靠松山,东侧是一片竹林,掩映着农房;西侧有一个很大的斜坡,坡下是农田;南侧是一个小山包,几百个学生的体育活动无法施展。学校周边除了一条通往机务段的机耕道外,其余都是坑坑洼洼的田间小路。老师们住在教学楼里,要买一点生活用品,需要翻过几座小山包,到火葬场旁的一家小店里去。进城要在田埂上走一个多小时,雨天常常有人摔倒。洗澡要去机务段的行车公寓。教职工出差要自带被子,每天补助0.33元。

学校配套设施严重不足,国家经济又困难,学校办学经费很紧张,怎么办?黄钺锋校长带领全校师生艰苦创业,自己动手勤俭建校。

三年困难时期,铁路职工也吃不饱饭,江口铁路技工学校就组织师生种菜。老师们饥肠咕咕地上完课后,还要拖着疲惫的脚步,拿起锄头刨地,提着水桶浇水。到了内江后,继续参加义务劳动已经成为习惯。每一个教职工、每一个学生都要定期参加义务劳动,每周劳动半天。

面对教学楼前的小山包,师生们用锄头挖土,用铁锤把石头敲碎,再用扁担箩筐运走。一天又一天,像蚂蚁搬家一样,用人工搬掉了那个山包,建成8400平方米的运动场。运动场上用三合土建了几个简易篮球场。三合土,是水泥短缺时的替代品,用黏土、熟石灰和河沙三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,用木槌不断地炼打、翻动,然后堆放停置使其融合、老化。几天后再翻动,然后铺平,用石头把表面碾平。学校找到几根旧钢轨,把钢轨截短,把一头弯曲,弯曲的一头用螺栓拴上一块方形的木板,另一头埋入土里,旁边用大青石固定,篮球架就做好了。这种钢轨篮球架比资阳校区的木杆篮球架好多了。

1966年,学校开始扩建,配套的老食堂重新开工,由内江建筑段负责施工1967年建成,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。红墙红瓦的平房,地面是凹凸不平的黑乎乎的三合土。就餐大厅里建了一个舞台,兼做礼堂,成了开大会的地方。

为了解决教职工家属住宿问题,1966年学校学习大庆经验,因陋就简建设干打垒宿舍。干打垒是北方流行的一种简易土墙房子,造价极为低廉,建筑材料主要是泥土和少量木材、石灰。它没有柱子,是用木板做成一尺左右宽的夹层,往夹层里填入黏土和少量石灰,然后用两三米长的木锤一锤一锤地把土夯紧,再拆去木板,土墙就立起来了。由于掺入了熟石灰,土墙的强度较高,承重、防水都没有问题。房梁、楼板、门窗都用木材做,房间和门窗只能做得很小,否则承重困难。

师生们轮流参加义务劳动,到松山上寻拣卵石,用扁担箩筐挑下山来;到各处寻找、搬运灰渣等材料;手工夯土、打桩。挑土、和石灰、打夯,都是体力活,校领导和老师们爬上梯子,在上面一锤一锤地打夯。1967年,在老食堂旁边(现9号学生宿舍处)立起了三栋干打垒宿舍,两层楼房,建筑面积994平方米,住32户。房顶做成了红瓦尖顶,算比较好的干打垒房了。教职工家属欢天喜地搬了进去。

 图片19.jpg

这是1990年拍摄的干打垒房。

 图片20.jpg

这是1990年等待拆除的一栋干打垒房。

1967年文革动乱时期,学校建设依然没有停止。食堂要建配套的锅炉房和浴室,铁道车辆专业的揭清士老师主动承担了设计任务,画出了设计图。全校师生轮流参加施工劳动。工程材料不足,又受到政治活动的频繁冲击,工程进度很慢。师生们克服了重重困难,终于在19685月建成锅炉房和浴室。教学楼西头不再遭受烟熏火燎了,洗澡也不用跑机务段了。

 图片21.jpg

这是80年代拍摄的老食堂。

能自己动手的就自己动手,尽量不花钱、少花钱。这是黄校长的一贯作风,也是那个年代人们的工作习惯,后来也就成了学校的传统。70年代初学校响应国家备战号召,师生们自己动手建起了面积780平方米的防空洞,修了一条通往火车站的小路。师生们还自行设计施工,建成150吨蓄水池、50吨水塔。

在建设最紧张的时期,学校曾做过一个规定:凡新生入学报到,必须自带扁担、锄头、箩筐、小凳,并自带15尺布票用于购买劳保用品。下面截取学校革委会的半页会议记录,可以体会当时的情况。

 图片22.jpg

黄校长还是个爱树之人。不待房子建好,他就在房子旁的每一块空地、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种树,梧桐树、小叶榕、黄角树、香樟树等等。在他的带领下,师生们在校园里种了很多树,还到松山上种树。当时流行梧桐树,于是校园里梧桐树就特别多。黄校长看见有的树干脱皮,就手捧牛粪敷在脱皮的地方,用谷草捆住进行养护。现在的梧桐树都长成了一人环抱的大树了,一排又一排,遮荫极好。

 图片23.jpg

白手起家的新中国,就有白手起家的学校。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工业化国家,全国人民都辛苦,铁路职工也不例外,咬咬牙还是过来了。

如此艰苦的生活,又有什么样的待遇呢?

那时国家实行固定工资制,每人每月的工资都固定不变,平时没有奖金、津贴、加班工资等额外的收入。工资高低取决于资历,干多干少一个样,上课多少都一样。校级领导的月工资一般为90多至130多元,教师一般为50多至110多元,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一般为30多至80多元,新来的实习教员30多至40多元。每年发一次年终奖,按工作成绩分三等,一等奖15元,二等奖12元,三等奖8元。铁路企业的工资相对地方企业来讲略高一点,长期稳定,增长极为缓慢。

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基本没有经济手段,几乎全靠精神激励。学校经常开展政治学习,学雷锋,学焦裕禄,学时事政治,学人民日报社论,学马克思、毛泽东的著作,全校学,分组学,评比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,评选各种先进人物,开展各种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活动。

那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时代,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,那是一种自己动手、艰苦创业的精神。这种精神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全校师生,成为一种习惯;习惯漫延开,成为一种风气;风气传下来,形成一种文化。



上一篇:第五讲 服务动力革命 受挫文革内乱
下一篇:第三讲 松山脚下起高楼 两次合校创基业
 
地址: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彭温路399号 招生代码:5183 招生电话:028-68939881 028-68939880
Copyright © 2015-2023 SCRC.EDU.CN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30541号-3
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244号